紧固件包装机械智能化新赛道持续升温
随着国内装备制造业加速迈向自动化、数字化与柔性化生产,紧固件行业的竞争焦点正从传统制造环节延伸至后道工序。作为与最终交付质量密切相关的关键步骤,紧固件包装正迎来一场技术层面的深度变革。行业调研显示,“零件包装机械”正在从辅助手段升级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成为紧固件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交付品质、强化供应链稳定性的新赛道。与此同时,2026 第十六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Fastener Expo Shanghai 2026)将在明年 6/ 24–26 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将首次系统聚焦紧固件包装机械板块,为这一正在快速上升的细分领域提供集中展示与产业交流的平台。
在制造体系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紧固件企业对包装环节的要求已发生根本变化。过去较为常见的人工称重、手工投料、简易封口模式,在当前多规格、小批量、高频交付的供应链中已难以承载。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装备、工程机械、高端家电等行业需求上升,下游客户对紧固件包装提出了更高标准,包括计数精度、可追溯性、包装一致性、混件识别以及包装数据可视化等。包装环节因此被纳入企业整体自动化改造的重点,相关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从行业观察来看,以视觉计数、自动上料、柔性混件包装、智能检测与信息追踪为核心的新型包装设备正在快速普及。这类设备已不再局限于简单替代人工,而是与工厂自动化系统深度融合,通过“自动化 + 数字化 + 信息化”的组合方式提升包装效率与准确性。例如在多规格混合订单较为常见的大型供应链体系中,传统人工操作难以确保每包产品的数量准确,而智能计数模块通过高速图像识别与算法判断,可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完成分料、投袋和封口,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包装速度与稳定性。业内普遍认为,紧固件包装机械的核心竞争力正从传统机械结构的优劣转向“算法能力 + 感知能力 + 执行能力”的整体协同。
在这一赛道中,国内企业布局明显加快。以上海飞羽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与苏州跃飞包装设备有限公司为例,两家企业分别在“稳定型高速计数包装”与“数字化柔性包装系统”方面展现出较强实力。上海飞羽早期切入紧固件包装自动化行业,在适配多规格螺钉、螺母、垫片等产品方面具备成熟经验,通过振动盘上料、视觉识别、自动分拣与封装模块形成一体化系统,特别是在多规格混件订单的高速处理上表现突出。苏州跃飞则在数据监测、柔性系统与整线构建方面优势明显,其整合的智能包装系统可实时监控计数误差、卡料情况、设备负载,并支持与 MES、ERP 等系统的数据联通,使包装不再是“出厂前的最后环节”,而是成为可追溯、可分析、可优化的完整生产节点。两家企业的实践共同说明:紧固件包装设备的价值正在从“替人工”向“重构工序”升级。
随着紧固件厂商对设备功能诉求的提升,包装机械的创新方向也日渐清晰。一方面,设备运行速度不断提升,从每分钟几十包迈向数百包级别;另一方面,视觉检测、重量校准、缺陷识别等精度指标持续强化。柔性化能力也成为重要卖点,能够适配多尺寸、多材质、多场景订单需求。同时,数字化被视为未来核心能力,通过数据采集、算法判断与信息交互,使包装质量实现全过程可追踪。业内专家认为,这些趋势的出现,本质上源于紧固件行业整体向智能制造体系迈进。紧固件虽小,但行业体量巨大,任何效率提升都将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因此,包装端的自动化与数字化正在经历一轮“补课式”发展,越早投入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建立更高壁垒。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对包装机械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多个展区将重点展示紧固件包装方向的新技术,包括自动计数设备、柔性自动包装线、混件系统、智能检测模块等。主办方表示,近年来紧固件企业对包装自动化的咨询显著增多,展会希望以“真实设备展示 + 技术讲解 + 应用交流”的方式,推动行业形成对包装自动化价值的共识。从减少人力依赖,到提升订单交付能力,再到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包装智能化正在成为紧固件企业在竞争中突围的重要抓手。而对于设备企业来说,展会平台是与工厂用户直接交流场景痛点、拓展应用案例的重要机会。
从产业链视角来看,紧固件包装机械的发展并非孤立,而是由上至下的体系性升级所推动。控制系统、计数算法、光学组件、伺服驱动、包装材料等环节均在不断进步,为设备创新提供稳定技术基础。随着更多紧固件企业启动生产线改造,包装机械板块还将进一步扩容,市场竞争结构也将随之逐步清晰。行业预期,在展会的集中展示与技术聚合效应推动下,紧固件包装机械将成为未来数年内最值得关注的细分增长点之一。
2026 年第十六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将成为该领域集中亮相的重要节点。展会平台的专业聚焦、产业链齐聚以及对设备技术的系统呈现,将进一步推动紧固件包装机械从“需求增长”进入“行业成型”的关键阶段,使这一新赛道在更广范围内被看见、被理解、被采用。
第十六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
2026 Fastener Expo Shanghai
时间:2026年6月24-26日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规模:70,000㎡展览面积,1,400+家展商,25,000+观众
数据来源:
1.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2.智妍咨询
媒体联系
联系人:胡幸寅 Goblic Hu
手机号:13816310340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3119室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