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钢铁趋稳,下游紧固件迎新兴产业机遇
据 Mysteel 统计,截至 8 月 27 日,共有 24 家上市钢企公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合计营业收入达 5,256.66 亿元,合计净利润为 83.86 亿元。20 家企业实现盈利,其中中信特钢净利润 27.98 亿元位居首位,华菱钢铁以 17.48 亿元紧随其后,南钢股份以 14.63 亿元位列第三。此外,营收方面表现亮眼的企业中,久立特材以 26.39% 的同比增速领跑。这些数据表明钢铁行业整体盈利正趋向改善,尽管仍在面对原材料成本高企与需求结构疲软的双重压力。
具体来看,宝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7.4% 达 48.8 亿元,主要受益于铁矿石下降 14.4%、焦炭下降 41.1%。尽管如此,行业整体依然处于“供大于求”格局,尤其房地产市场回暖缓慢,对需求形成制约。钢企通过压缩产能和优化结构取得暂时缓解,但下半年依旧面临环保政策趋严与国际贸易壁垒的潜在冲击。
在此情况下,下降的原材料价格为钢企利润回补提供了空间。同时制造业出口增长对钢材需求形成支撑,使行业具备一定的韧性。这种趋势为钢铁设备下游——紧固件行业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原料基础,同时缓解了成本压力。
紧固件行业作为钢铁的重要下游应用板块,正迎来产业升级机遇。新能源领域如风电、装配式建筑和电动车等对高性能紧固件的需求持续增长。在风电这一应用场景中,特别是海上风电机组装备容量不断攀升,对紧固件的抗疲劳性、防腐蚀性能和装配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技术正在帮助紧固件企业提高产品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宁波台达和众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与浙江迪特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代表。前者通过创新工艺实现产品“零脱碳、零变形、零开裂”,产值同比增长超过 30%,产品远销欧美及中东;后者则深耕行业近 40 年,参与多项风电用高强度紧固件标准制定,并依托智能化生产与检测体系确保高性能应用。这些企业的持续突破,展示了中国紧固件在风电装备升级中的核心竞争力。全球紧固件标杆展上海紧固件专业展 Fastener Expo Shanghai 2026,将于 2026 年 6 月 24–26 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聚焦智能制造与绿色创新,打造紧固件领域交流合作的重磅舞台。
从行业层面来看,钢材价格的阶段性回稳、制造业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新能源项目的快速推进,共同为紧固件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在国家“双碳”战略和《“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指引下,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将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对高性能紧固件的需求持续扩容。具备创新能力与标准话语权的企业,正在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迈进。可以预见,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紧固件行业新的增长极,也将加速中国紧固件走向全球价值链的更高端位置。
媒体联系
联系人:胡幸寅 Goblic Hu
手机号:13816310340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3119室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