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冷镦机技术突破引领紧固件产业升级新浪潮
中国紧固件行业正迎来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冷镦机作为紧固件生产的核心装备,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从全球产业格局来看,我国已成为紧固件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但长期以来高端冷镦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严重制约着行业向高附加值领域突破。不过这一态势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根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我国冷镦机市场规模已达到 120 亿元,其中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从 2018 年的 35% 提升至 2025 年的 65%,呈现出快速崛起的良好态势。
据行业报告显示,受益于政策推动和技术创新,冷镦机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有望突破60亿元,而紧固件整体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1427.5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513.12亿元,2025年预计将增至1675.19亿元。 在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国产冷镦设备应用比例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多工位冷镦机、智能化生产线等高端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冷镦机产业已从 “量的积累” 迈向 “质的飞跃”。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汽车领域紧固件需求占行业总量的45%,进一步推动冷镦机向高速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
冷镦机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技术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设备参数的提升上,更反映在产业竞争力的重塑过程中。在设备性能方面,国产冷镦机的生产速度从每分钟 200 件提升至 500 件以上,精度控制在 0.02 毫米以内,这意味着单台设备的生产效率较十年前提升 2.5 倍,而废品率降低至 0.3% 以下,已达到国际一线品牌水平;在智能化方面,设备联网率从不足 20% 提升至 60%,实现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可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使故障停机时间缩短 40%;在节能环保方面,新一代冷镦机节能效果达到 30% 以上,噪音降低至 75 分贝以下,完全满足欧盟环保标准。这些技术进步正在推动国产冷镦机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高强度螺栓、航空航天特种紧固件等高端领域,国产设备的市场渗透率已从 2018 年的 15% 跃升至 2025 年的 58%,打破了德国、日本企业的长期垄断。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国产冷镦机支持高精度异形件生产,市场占比提升至15%,并在国产大飞机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汽车行业,2025年冷镦五金市场规模达1870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占比超过65%,技术如伺服驱动和AI控制系统的集成显著提升了复杂形状零件的生产效率。
作为冷镦机领域的领军企业,宁波海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近年来在高端冷镦机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HS-828五工位智能冷镦机,采用伺服驱动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在汽车高强度螺栓生产中效率提升40%,能耗降低25%,已获得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批量采购。科睿尼尔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则专注于超精密冷镦设备的研发,其创新开发的KN-600系列微型零件冷镦机,在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精密零件加工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些创新成果将在2026年6月24-26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第十六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上集中展示。作为全球紧固件标杆展,FES 2026将设立智能装备专题展区,重点展示国产冷镦机的最新研发成果和应用案例。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产冷镦机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高端冷镦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冷镦机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未来,国产冷镦机将朝着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紧固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装备支撑。
数据来源:
1.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2025年度冷镦机行业发展报告》
2.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白皮书》
3.宁波海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技术白皮书
4.科睿尼尔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产品性能测试报告
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装备需求分析报告》
6.《装备制造》2025年第2期行业转型专题
媒体联系
联系人:胡幸寅 Goblic Hu
手机号:13816310340
邮箱:goblic.hu@ebseek.com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