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对高性能紧固件的需求与技术突破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向"装配式、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作为建筑结构关键连接件的高性能紧固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统计,2023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已突破1.5万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2.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这种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对高性能紧固件的需求激增,特别是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光伏电站等新兴领域,对紧固件的强度、耐腐蚀性和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促进行业技术交流与商贸合作,上海紧固件展专业展(FES 2026)作为全球紧固件行业的标杆展会,本届展会将全面涵盖紧固件标准件和非标成品、线材、设备、模具等全产业链,并通过精准邀约海外买家、贸易商及终端用户,为参展企业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对紧固件性能提出了全新挑战。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建造方式,其模块化连接特性要求紧固件必须具备更高的预紧力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以某大型装配式住宅项目为例,其采用的10.9级高强度螺栓需要承受超过100万次的循环荷载测试,而传统8.8级螺栓在此类工况下容易出现松动失效。
随着钢结构建筑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对高强度紧固件的需求持续攀升。以某632米高的地标建筑为例,其钢结构连接部位采用了12.9级超高强度螺栓,单颗螺栓的极限抗拉强度达到1200MPa,是普通8.8级螺栓的1.5倍。这些螺栓不仅要承受巨大的静荷载,还要确保在强震时能够通过塑性变形吸收能量,避免脆性断裂。
在绿色建筑领域,紧固件的耐腐蚀性能成为关键指标。以沿海地区某大型跨海大桥项目为例,其使用的紧固件需要经受盐雾试验3000小时不锈蚀,远超国标要求的500小时。为此,项目方采用了新型陶瓷涂层技术,使紧固件的使用寿命从常规的15年提升至等效50年"(ASTM B117标准)以上。
近年来,紧固件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某知名企业研发的钛合金紧固件,在保持与钢材相当强度的同时,重量减轻了40%,特别适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另一项突破是高强钢材料的应用,通过微合金化技术添加钒、铌等元素,使螺栓的低温冲击韧性提升30%以上,完美适应高寒地区的建筑需求。
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表面处理技术迎来重大变革。无铬达克罗技术的应用,不仅完全符合欧盟RoHS指令,其耐腐蚀性能还比传统镀锌工艺提高5-8倍。更前沿的石墨烯涂层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保护层,使紧固件的耐盐雾性能突破5000小时大关。
物联网技术与紧固件的结合开创了建筑安全监测的新纪元。某科技公司研发的智能螺栓,内置微型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可实时监测预紧力变化,精度达到±1%。当螺栓出现松动或过载时,系统会自动报警,为建筑安全提供智能化保障。据统计,采用此类智能紧固件可使建筑维护成本降低30%以上。尽管技术进步显著,但国产高端紧固件仍面临"卡脖子"问题。以12.9级超高强螺栓为例,国内产品在疲劳寿命方面与国际领先品牌存在20%-30%的差距,导致部分重点工程仍依赖进口。某超高层项目的数据显示,进口螺栓的使用寿命可达50万次循环,而国产同类产品仅能达到35万次左右。
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暴露出标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紧固件规格超过2000种,给供应链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以某大型建筑企业为例,其项目使用的非标紧固件占比高达15%,显著增加了采购成本和管理难度。针对国产紧固件的性能差距问题,FES 2026将举办'中外紧固件技术对标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与中国企业共同探讨质量提升方案。
未来五年,建筑紧固件行业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标准化率将提升至90%以上,大幅降低供应链成本;二是绿色制造技术普及,氢能炼钢工艺有望减少碳排放40%以上;三是智能化产品占比将突破30%,推动建筑运维进入数字化时代。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行业交流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即将于2026年6月24-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第十六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FES 2026),将为行业搭建重要的技术交流与商贸合作平台。作为全球三大紧固件展会之一,本届展会预计吸引超过1300家参展企业、25000位参展观众,集中展示建筑用高性能紧固件的最新技术成果。
展会期间将举办多场专业技术论坛,重点探讨"双碳"目标下的紧固件绿色制造、智能紧固件的应用前景等行业热点话题。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将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展会还将组织多场供需对接会,帮助建筑企业与紧固件供应商建立直接联系,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数据来源:
1.《"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2021年)
2.华经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3.国家标准《GB/T 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技术参数
4.港珠澳大桥工程公开技术文件《跨海大桥防腐设计规范》(2015年)
5.ASTM B117《盐雾试验标准》加速老化试验数据,参考日本JIS H 8502涂层耐久性评估方法
6. 《787 Dreamliner材料技术白皮书》(2017年)
7. 欧盟RoHS指令(2011/65/EU)
8. Hilti公司《智能锚栓技术手册》(2022版)
9.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高端紧固件国产化替代研究报告》(2023年)
10.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2023年装配式建筑供应链调研报告》
11. 中国紧固件工业协会《"十四五"标准化发展规划》(2022年)
12. 上海紧固件专业展(FES)主办方公布的2024年展会报告
媒体联系
联系人:胡幸寅 Goblic Hu
手机号:13816310340
邮箱:goblic.hu@ebseek.com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