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吹响绿色号角,全球超高海拔最大风电项目并网
上海紧固件专业展(FES)作为紧固件行业的盛会,自2010年创办以来每年持续以“匠心”精神打造一个高水平的紧固件专业展,致力于以专业化、国际化的视角呈现一站式紧固件行业全方位的展示平台。
11月14日,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项目所在地位于青藏高原,风电场区最高海拔达5194米,不仅创造了超高海拔风电技术的奇迹,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样本。
“皱褶”间的工程奇迹
01
高原奇迹
风光储一体化的突破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独特的地形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屋脊”。虽然这里环境恶劣,但蕴藏着得天独厚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中核萨迦项目首次在全球超高海拔地区实现了风电、光伏和储能的深度融合,克服了低氧、极寒、风速极端波动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令人瞩目的数字
-- 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其中风电占2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
-- 年均发电量:5.7亿度,相当于日喀则地区20%的用电负荷。
-- 环保效益: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5.01万吨,节约燃煤16.42万吨。
02
风电设备
如何“呼吸”稀薄的空气?
独特设计的高原型风机
超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对风机的冷却效率、电气设备的工作稳定性提出了严峻挑战。项目采用了高原型风机设计,其核心技术包括:
智能散热系统:即使在低氧环境下,也能有效降低设备温度。
抗脆裂材料:风机结构件特别是紧固件使用了低温抗脆裂材料,保证了极寒条件下的长效稳定性。
超高海拔地区的风速虽然高,但也伴随不稳定的强阵风。风机需要在强风下保持稳定,紧固件的抗震性和高强度连接性能在这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强度螺栓的应用:保证了风机叶片和塔架的安全连接,能够承受每秒数十米的极端风速冲击。
防腐涂层技术:避免了因高寒环境和空气湿度导致的金属疲劳和腐蚀。
03
“绿色充电宝”
如何改变能源版图?
解决高原地区能源“缺口”问题
在青藏高原,水力发电占主导地位,但冬季枯水期导致发电量锐减。而光伏发电则面临“昼盈夜缺”的问题。萨迦项目通过风电、光伏与储能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能源生产的平衡和优化:
风光储协同作用:
白天利用光伏发电,夜间依靠储能系统平滑电力输出;冬季枯水期,风电弥补水电不足,为区域供电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抗脆裂材料:
项目配套的储能系统不仅将白天的过剩电力储存,还能在电网需要时迅速调节电力输出,构建一个“绿色充电宝”,保障电力供应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04
环保效益
从一片高原到全球的碳减排样本
萨迦项目每年可减少45.01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数字相当于新增了一片面积广袤的森林,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不容忽视。
随着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紧固件也在环保领域默默发挥作用。高耐久性材料和绿色制造工艺的普及,使得风电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进一步降低。
05
未来新能源的方向
在哪里?
全球新能源开发的“高原范例”
萨迦项目的实践表明,新能源开发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平原和沿海地区,而是向着高海拔、极寒和复杂地形等挑战更大的区域拓展。这一项目的成功运行展现了中国在新能源技术上的全面实力,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资源开发与技术应用的整合创新。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类似的极端环境项目将陆续兴起。这要求新能源行业从设计、制造到运营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深度优化,紧固件行业作为支撑设备安全与效率的重要一环,未来将更多地参与到:
极端环境下新能源设备的标准制定。
跨领域技术合作,探索适用于海上风电、高原风电等不同场景的紧固解决方案。
助力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推动新能源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化方向迈进。
总结
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不仅是青藏高原上的技术奇迹,更是一座连结绿色未来的桥梁。这片风光秀美的土地,如今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高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风能正吹响绿色号角
新能源的未来已然明朗
文中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