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兆瓦时代的风电紧固件选型与创新趋势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推动下,风电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最新统计,2025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30GW,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将超过50%,继续稳居全球第一。这一增长态势不仅体现在装机规模上,更反映在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上。尤其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国已进入规模化、深远海化、高塔大叶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攀升,从早期的3MW、5MW,到如今主流的8MW、10MW乃至更高,这不仅提升了发电效率,也对核心部件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大兆瓦化的发展趋势正在重塑整个风电产业链的技术标准。其中,作为机组"关节"的紧固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塔筒结构稳定性、叶片旋转安全性及整机寿命。在海上风电的高盐雾、强腐蚀、高湿度、持续振动环境下,紧固件需要具备更高的防腐蚀性、抗疲劳性和装配精度,否则将导致机组运行风险甚至重大事故。这一技术挑战正在推动紧固件行业加速创新步伐。
与此同时,全球风电市场正经历供应链格局的重构。欧美市场在高端标准与质量认证上要求日益严格,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则在寻求性价比与可靠性的平衡。这种多元化需求,推动了紧固件制造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不仅要满足IEC、ISO等国际标准,更要在成本控制、批量稳定性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上做到极致。这一转变正在催生紧固件行业的新一轮技术革命。
未来几年,风电行业将呈现出更大单机、更长叶片、更深海域、更智能运维的趋势。具体来看,陆上风电正向低风速、高塔筒、大叶轮方向延伸,以提升单位千瓦时发电量;海上风电则加速向深远海布局,机组容量预计将突破15MW,对塔筒高度、基础结构和连接件性能提出更极端要求。与此同时,数字化、智能化运维将成为行业标配,通过传感监测、远程诊断、预测性维护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这些趋势不仅推动了风电主机厂在材料、结构与防腐技术上的升级,也迫使紧固件制造商在超高强度合金、防氢脆处理、长寿命防腐涂层以及装配精度控制等领域持续创新,以满足风电设备在更严苛工况下的安全与耐久需求。
在这一行业变革中,浙江迪特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与宁波台达和众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均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浙江迪特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深耕风电紧固件领域多年,专注于超高强度螺栓的研发与生产,其自主研发的 12.9 级风电专用螺栓采用特殊合金材料与精密加工工艺,在抗疲劳性能和防腐蚀能力上表现突出,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能适应深远海高盐雾、强振动的极端环境。公司还积极探索智能化生产模式,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在线检测系统,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目前已与国内多家主流风电主机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宁波台达和众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与专业人才团队,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智能制造方面,其打造的智能化工厂融合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将风电专用螺栓制造精度提升至 ±0.002mm,显著改善了关键连接部位的防腐性能,5G + 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应用也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质量管控水平。
这些企业的技术成果将于 2026 年 6 月 24 日至 26 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第十六届上海紧固件专业展(Fastener Expo Shanghai 2026)上重磅亮相。作为全球三大紧固件标杆展之一,上海紧固件专业展将聚焦风电紧固件智能制造、材料创新、国际标准对接等前沿议题,汇聚全球上下游优质资源,为风电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在"双碳"战略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风电紧固件行业正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上海紧固件专业展不仅是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更是推动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展会这一平台,行业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了解技术前沿,促进国际合作,共同推动风电紧固件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数据来源:
1.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25全球风电市场展望报告》
2.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全球风电年度报告2025》
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年度统计报告
4.IEC 61400-6《风力发电机组-第6部分:塔架和基础要求》
5.DNVGL-ST-0126《海上风电结构设计标准》
6.GB/T 19072《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7.宁波台达和众公司企业官网《2025年度技术白皮书》
8.《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30》(国家能源局)
媒体联系
联系人:胡幸寅 Goblic Hu
手机号:13816310340
邮箱:goblic.hu@ebseek.com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